为认真落实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活动的通知》(苏科区成发〔2025〕96号)、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泰州地区特色产业,泰州市科技局承办2025年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泰州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活动暨第二场科创集市专场活动。立足沪泰两地创新资源协同发展契机,本次专利成果征集特别联动上海交通大学,针对性汇聚该校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优质技术成果,进一步拓宽跨区域成果转化渠道,助力两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且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学校为新中国培养输送了无数顶尖人才,在众多领域诞生了第一批行业领军者与开拓者。医学领域,上海交大培养的医学人才活跃在医疗一线和科研前沿,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医学进步不懈努力,在疾病防治、新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
类型:发明授权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纤维素酶里氏木霉重组菌株及其应用;将生长不兼容性阻遏蛋白基因vib1tr转化到里氏木霉Rut‑C30中,获得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Vib1 CGMCC No.13578。菌株Vib1和里氏木霉Rut‑C30相比,胞外蛋白分泌和纤维素酶生产显著提高,在纤维素和麸皮培养基中Vib1的纤维素酶活性比Rut‑C30提高了约200%,达到了3.3U/ml,外切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性都有提高。值得注意的是,Vib1菌株胞外蛋白分泌量达到Rut‑C30的2.19倍。对预处理玉米秸秆水解反应结果表明,Vib1菌株纤维素酶水解液中葡萄糖产量相对于Rut‑C30菌株提高了20%。
02. 一种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CN201610561756.2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菌是具有联产1,3‑丙二醇和L‑乳酸的特性。进一步地该菌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包括产酸克雷伯氏菌PLL CCTCC M 2016186。该菌的构建方法是对野生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酵该菌可以联产1,3‑丙二醇和L‑乳酸,且两种产物都具有很高摩尔转化率和高浓度,同时副产物种类少且浓度低,有利于简化产物提取过程,可实现1,3‑丙二醇和L‑乳酸的高效生物法生产,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03. 一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与装置
申请号:CN201710128641.9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与固体碱混合;2)在搅拌下通入蒸汽,使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与碱进行反应;3)反应完成后,泄压并降至室温,获得处理后的物料。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的装置。本发明的预处理方法和装置低能耗、低用水量、低排放量且预处理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市场运用前景。
04. TFN基因的应用及恢复TFN基因缺失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方法
申请号:CN201711218597.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涉及一种水稻生殖发育基因TFN的应用及恢复TFN基因缺失导致水稻生殖发育异常的方法。所述的TFN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应用是:采用常规方法获得水稻生殖发育缺陷及雄性不育株系;所述恢复TFN基因功能缺失的方法为:使用遗传转化方法转化突变体,或采用氮源处理突变体,使其恢复到野生型表型。本发明首次采用氮源处理恢复突变体的野生型表型,并证实水稻TFN基因参与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利用。本发明为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的遗传改造和水稻氮高效基因型育种提供分子基础,可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并可用于杂交育种中,免除母本去雄的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
05. 一种利用絮凝酵母吸收降解甲醛的甲醛净化装置
申请号:CN201710552548.0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絮凝酵母吸收降解甲醛的甲醛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室;净化室内设置有培养室,用于絮凝酵母的培养;将培养室围合起来的侧壁包括多孔支撑框架和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培养室内设置有多孔薄膜和/或多孔性填料,用于固定甘露糖从而交联固定絮凝酵母细胞;净化室内还设置有抽气泵,用于将净化室外的空气抽入培养室,通过多孔薄膜和/或多孔性填料,利用絮凝酵母吸收降解空气中的甲醛进行净化。优选地,还包括ORP监控系统,用于监测絮凝酵母培养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而获知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甲醛净化装置智能、环保地实现甲醛的去除,为甲醛净化提供了另一条发展道路。
后续,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泰州分中心将持续聚焦高校创新资源,系统推进其他高校科研成果的搜集、梳理与汇编发布工作,为产业发展持续导入创新动能。若您对高校成果转化、合作感兴趣,欢迎联系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泰州分中心。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